金鑼欲提升肉產實力 “互聯網+”是明路
肉類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走勢對我國肉類總體產業發展還是具備一定影響力和帶動力的,所以也備受國家和業界關注。而近期火熱的“互聯網+”模式發展也成了肉企發展進化的首選之路。
“通過‘互聯網+’改造傳統肉食產業,強化肉食健康領導力,是推動中國肉食行業轉型升級的行之有效的道路。”近期召開的2015年肉類食品產業發展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肉類工業展覽會上,金鑼集團黨委書記鄭培清一席強有力的話語,呼吁中國肉食品企業,積極嘗試,依靠“互聯網+”之路實現產業變革。
求變:互聯網 肉食產業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由高速發展步入穩步增長,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為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變革契機。和其他傳統產業一樣,從價格、到品質、再到產品創新、產業升級……中國肉食品行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肉食品行業求變如箭在弦。
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隨之而來的,是各個行業在“互聯網+”領域中的探索和嘗試。如我們所見,互聯網+所帶來的改變是驚人的,它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更改變著產業、行業的運營模式、企業的盈利方式……
那么,傳統的肉食品產業,在“互聯網+”的趨勢下,如何求變?
“肉食產業是傳統大產業,是關系著人民健康與生活水平的產業,與新興的互聯網行業不同,不能盲目跟風,必須根據國情、民情、行情走出屬于自己的道路。”有業內人士指出。
據此,縱觀當前我國肉食行業,隨著經濟發展、市場消費需求增長,肉食行業已經步入全新的穩健增長期,完成了由傳統成熟行業向現代朝陽行業的轉換和過渡,但依舊存在不少發展瓶頸。
對此,金鑼集團黨委書記鄭培清認為,在當前形式之下,中國肉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更加復雜:一、價格信號傳導機制缺失,給中國肉業健康發展、市場良性運轉形成巨大挑戰,如何削弱價格波動的負面影響是行業共同面臨的難題;二、“僵尸肉”流入中國市場和其他食品安全問題頻出,中國肉食安全管理工作面臨著嚴峻考驗;三、肉食消費需求呈現“多元化、高品質、更健康”的趨勢,與肉食生產結構單一、品質良莠不齊的矛盾依然存在。四、產業價值鏈呈現倒長尾分布,產業鏈源頭存在虧損情況,產業分工和協同缺乏有效機制,給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形成了巨大挑戰。
而“互聯網+”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金鑼:創新欲解行業發展難題
事實上,為了響應總理及國家的號召,適應當前的市場及消費趨勢,針對當前行業的發展問題,金鑼率先在業內提出了依靠“互聯網+”實現產業變革的戰略理論,并開始在“互聯網+”的道路上進行探索與嘗試。
首先,針對價格波動的難題,金鑼應用“互聯網+”大數據手段,系統性地采集市場肉品價格,編制“金鑼價格指數”,并進行相應的數據統計和分析研判,通過網絡平臺及時向養殖企業、加工企業、消費者發布相關信息,引導合理養殖、按需加工生產、理性消費,促進供需平衡,有效減弱價格周期波動及“豬周期”帶來的負面影響。
其次,金鑼對全產業鏈進行信息化改造,正在建設國內領先的食品安全電子信息備案追溯系統,及金鑼食品安全信息數據庫,充分掌握產品的食品安全情況,隨時隨地追溯產品安全信息,全面提高肉食質量安全管理水平,讓肉食產品安全信息更加公開透明。
再次,在渠道革新方面,金鑼已經建成了面向經銷商的電子商務平臺。未來,金鑼將通過第三方平臺合作 自建電子商務平臺 互聯網營銷平臺,獲取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生產“多元化、高品質、更健康”提供的肉類產品,消費者將享受到“線下體驗、線上購買”的O2O消費服務。
此外,金鑼還立足產業鏈核心環節,利用互聯網與產業鏈上下游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積極構建垂直的肉業信息互聯網共享平臺,加強行業交流、優化資源配置,助推產業轉型推動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從品質、到渠道、價格……,金鑼對互聯網+之路的探索覆蓋了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金鑼集團黨委書記鄭培清認為:“互聯網+的創新理念必須應用于實踐中,實現下沉落實,才是真正的互聯網+.”
對于金鑼在互聯網+方面的嘗試,有業內人士指出:“金鑼在互聯網+領域中的創新值得肯定,對于破解當前行業發展難題也起到了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