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不干膠標簽協會(FINAT)2013年度大會隆重舉行
盡管整個歐洲標簽市場增速緩慢,但歐洲不干膠標簽協會(FINAT)2013年度大會的與會代表卻對未來市場前景充滿信心。本文是Andy Thomas先生來自現場的報道。
當較為成熟的西歐市場增速放緩時,生產商需要清楚哪里存有新的增長機遇,還要清楚在新的形勢下如何保持企業活力。
正是在此復雜背景下,歐洲不干膠標簽協會2013年度大會在德國南部城市慕尼黑隆重召開。本次大會是與代表歐洲最具活力標簽市場的德國標簽協會(VskE)強強合作,共同主辦的。
德國標簽協會(VskE)共有164家會員單位,其中97家是加工商,他們都是本次會議的積極參與者。據德國標簽協會總裁Robert M gerlein先生介紹,德國大約有450家不干膠標簽加工商,從業人員約為1.9萬人,年銷售額可達24億歐元。
德國的標簽加工行業以中等規模的家族式企業為主,四分之三的企業員工人數少于50人,有10%的企業員工人數在50—100人之間,僅有11%的企業員工人數超過100人。Robert M gerlein先生的公司就是一個成功的家族式企業,他已經是Euker Drueck公司第三代任事股東。Euker Drueck公司位于德國黑森的馬爾堡,是擁有60年歷史的加工商。
在過去的兩年,德國印刷業已經看到明顯的復蘇跡象,這主要得益于包裝市場的良好的增長勢頭。M gerlein先生說:“我們注意到德國和歐洲的經濟正在緩慢復蘇,標簽行業將保持持續增長態勢,新的技術將為我們提供新的市場機遇。但必須要重新思考、定位我們的產品和服務以及企業的業務模式。”
歐洲標簽市場概況
歐洲不干膠標簽協會執行董事 Jules Lejeune先生在協會年度市場報告中對歐洲標簽市場也同樣持謹慎、樂觀的態度。Lejeune先生表示,2012年,壓敏標簽進一步鞏固了其在歐洲市場領先的標簽裝飾技術的市場地位。壓敏標簽的市場份額已達到45%,濕膠標簽占40%,套筒標簽占7%,另外還有3%是模內標簽。
2012年,歐洲市場壓敏標簽用量增長1.7%,僅為上一個十年中期時增長率的三分之一。目前,整個歐洲標簽材料用量為5.78平方米——這個數字是1996年EPSMA第一次統計歐洲市場數據時的兩倍。但正如Lejeune先生所說,增量的前一半花費7年的時間,而后一半則花費了10年——這是增長速度下降的又一明證。
“毫無疑問,標簽市場不可能逃脫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Lejeune先生說,“西歐地區的消費水平已經趨于成熟,不干膠標簽的需求更加依賴市場消費的活力。”
需要指出的是,整個歐洲不干膠標簽的消費能力差異很大。東歐和東南歐地區人均消耗3—4平方米,較高的西北歐地區人均消耗20平方米,而整個歐洲平均消耗僅為6—8平方米。
“這表明整個歐洲標簽市場尚有巨大的上升潛力,”Lejeune先生表示。2012年,東歐地區標簽用量相比2011年增長11%,目前標簽需求已經達到11.5億平方米,東歐地區將成為歐洲第二大不干膠標簽市場。
另一個呈現積極增長的是薄膜標簽技術,薄膜標簽將作為紙類標簽的替代產品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
尋求新的增長機遇
芬歐藍泰標簽公司總裁Jussi Vanhanen先生分析了歐洲標簽市場的整體發展趨勢。他首先從標簽市場近期出現的公司合并和收購講起,“由于近期出現的企業并購,歐洲前10名的標簽加工商的市場份額出現略微下降。許多公司因為業績不佳而被市場淘汰,但并沒有證據表明大規模的加工商合并會對市場造成沖擊。在零售市場,公司間的兼并勢頭發展迅速。德國領先的3家零售商控制著80%的市場份額;在法國和英國,這個數字是60%。并購現象在波蘭也開始增加,這意味著企業的決策會更加集中,必然會對我們的業務造成影響。”
“在超市貨架上,A品牌和自有品牌不斷贏得市場。”Vanhanen先生繼續道:“從1999年開始,B品牌已經逐漸失勢,A品牌表現強勢但相對平穩,最大的贏家是自有品牌,目前市場份額已接近三分之一。”
由于品牌的宣傳成本較高,所有宣傳資源都集中在A品牌,而零售商則積極宣傳自己的品牌。“所以就目前來看,與A品牌或高端自有品牌合作非常重要。”Vanhanen先生說。
另外一個重要的趨勢是歐洲人口的老齡化。“到目前為止,老年人還沒有徹底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譬如:牙膏品牌一生中只換一次。然而,即將老去的中年人和青年人則完全不同,他們會不斷嘗試新鮮事務,這對品牌經理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
與此同時,網絡購物正在快速改變零售方式。西歐地區網絡購物每年上升20%,這也迫使大型零售商需重新評估新店鋪的投資建設計劃。
“網絡購物對標簽行業來說有利有弊,”Vanhannen先生解釋道,“網絡購物意味著運輸環節使用的VIP標簽增多。但是人們在網絡購物時更傾向于信任的品牌或知名品牌,所以新產品的推出變得相對困難。”
整個歐洲市場壓敏標簽的增長速度低于GDP增長速度,并且這種形勢還會持續。那么,增長的潛力來自哪里?“在食品和飲料行業內壓敏標簽所占的份額還比較有限,他們大多采用直接打印的方式。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將標簽價格降低到有競爭力的位置。”
面臨的挑戰
艾利丹尼森標簽及包裝材料部歐洲副總裁兼總經理Angelo Depietri先生通過介紹在壓敏標簽行業十多年的經驗,闡述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許多年以來,壓敏標簽不斷搶占其他裝飾技術的市場份額。但如果希望在目前50%市場份額的基礎上繼續提高的話,就需要更多的投資,這樣必然會存在一定的風險。”Depietri 先生強調,最重要的是整個供應鏈的通力合作以保持行業持續增長。
“例如,有關食品接觸方面的法律、法規頒布以后,供應鏈上的每家企業都必須嚴格遵守。我們可以確保粘合劑的安全,但是其他方面就可能無法保證。同理,可持續發展也是一個重要課題。艾利丹尼森作為材料復合商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我們使用已通過‘雨林聯盟’和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的紙張,但還需要整個供應鏈都獲得認證,包括加工商。”
艾利丹尼森正在盡力幫助加工商解決終端用戶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例如,艾利丹尼森與歐洲Lenzing 公司以及Ahlstrom公司合作,推廣循環再生標簽底紙,將廢棄的底紙再生用于新底紙的生產。艾利的B2B(瓶到瓶)項目采用可剝離粘合劑,確保回收時能將薄膜標簽從PET瓶上完整地剝離下來。“標簽材料的輕量化工作仍將繼續,我們必須進一步努力,”Depietri 先生表示,“聯合利華公司希望其供應商能夠將包裝重量減少三分之一。”
話題回到標簽復合商所面臨的挑戰,Depeitri 先生認為,數碼印刷技術的快速發展是最大的挑戰。“我們現在提供的復合材料必須能夠適用多種傳統印刷以及數字印刷的要求,同時還需適應數字印刷小批量的特點。”
艾利公司注意到,窄幅加工商對軟包裝和紙盒加工表現出更大的興趣,這些業務通常是小批量、交貨周期短的訂單。與此同時,壓敏標簽正受到來自收縮和拉伸套筒標簽的競爭壓力,這也迫使艾利公司將其Rapid Roll非壓敏標簽業務推廣至歐洲市場。
本次論壇的許多演講者都提到平民化和簡約化設計對標簽行業帶來的挑戰。“這種設計又回歸到最基本的加工,即更少的色彩、更簡單的印后加工。但與此同時也具有更大的創新空間,比如標簽的功能性,可重復密封標簽、安全和防偽標簽等。”Depeitri 先生說。
“一直以來,標簽行業應對這些挑戰也算得心應手,但最近仿佛迷失了方向。例如智能標簽,標簽行業在開拓防偽標簽和品牌防護標簽的市場方面行動緩慢。交互式標簽的出現又讓標簽行業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如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在智能手機上的應用普及。防偽市場目前增速達到10%,這將成為一個主要的增長引擎。”
在問答環節,Depietri先生和Vanhanen先生均認同Mike Fairley主席的觀點,標簽行業保守的本質已經影響到標簽業的增長。“標簽復合加工商擁有大量解決方案,但大多數沒有得到真正應用。”Fairley先生說。
事實上,艾利公司一直努力希望為食品行業提供解決方案。“零售商希望由自己來確保產品質量,不希望他人插手。”Depietri先生認為,“雖然我們有很好的解決方案,但零售商想全面控制食品鏈。”